
在那个年纪,我怕被父母知道我掺和这种事,怕会被人嘲笑,怕暴露自己的性取向。总之,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参与其中。
新闻资讯里的同志婚礼对我们来说,更像是一种传奇。很多人无法出国,无法去国外登记结婚,没有那种名媛式的生活,没有世界各国的新婚蜜月可以秀。大多数g的生活总是特别低微,像世间的一屡屡尘土,从来无人问津,但是却常常戳痛心扉。
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他们已经相识八年,在一起五年了。
大牛哥是我隔壁村的,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挺模糊的一个人,基本上没啥存在感,因为我们年龄的差距,总会存在有代沟,平时见面打个招呼的那种交情。之所以选择我做伴郎,大概是真的找不到别人了。
他的样貌并不帅,但是人很能干活,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,家里兄弟姐妹多,父母很难供他们上学读书,所以大牛哥早早下学了。
初中毕业以后,他就开始学着做小买卖,我记得他有一个水果摊,一摆摊就摆了好多年。他为人挺实在的,从来不缺斤少两,十里八村都喜欢买他的水果。其实啊,不仅因为这个,他刚刚初中毕业还是个孩子啊,大家心疼他,是为了照顾照顾他生意。
那一年,大牛哥不知道因为啥事,惹怒了老爷子,老爷子脾气很倔,一气之下把他赶出家门,幸好大牛哥卖了几年水果,兜里有些钱,就自己在外边租房子住。
大伙都来劝老爷子,俗话说,虎毒不食子吧,自己的亲儿子,犯啥错,都能原谅。但老爷子就是不让他回家,因为啥,老爷子从没说过,村里因为这个事,妇女们一直七嘴八舌的猜,反正也没啥结果。
现在看来当初的那个事,应该是大牛哥出柜了吧。
大牛哥老实巴交的,小本水果生意也挣不了几个钱,自己就打点零工,做点小生意,后来又在工厂做了几年活,就这样一直这样生活,没有啥大的追求。
小县城的圈子很小很小,因为有所需,就一定有所求。
他开始了面基生活,因为长相不好看,老是被别人嫌弃,还加上经济条件不好,所以一直单着,直到他三十岁那年遇到小黄哥。

小黄哥一个人没钱没家的,他爹一直不同意让他回家,他娘偷偷的把自己攒的一点钱给了他,他心灰意冷下就整天酗酒烂醉如泥。
有次实在是想不开,他跑去马路中央,想让车撞死自己,有个出租车司机发现以后,把他带到路边并报警了,警察叔叔来劝了劝,陪他聊了聊,小黄哥好了很多。
他冷静下来,就想离开这个伤心之地,所以就去了北方。
也许是缘分,三十岁的大牛哥跟二十一岁的小黄哥相遇了,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对彼此更加珍惜。
年长九岁的大牛哥会照顾人,小黄哥也很体贴大牛哥,家里脏活累活、杂活都是大牛哥自己一个人做,锅碗瓢盆都舍不得让小黄哥插手。
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,城中一栋栋高楼林立,在城市一角,却还有几条被人遗漏的街道,这就是典型的城中村,也是当代发展现实的一角缩影。望眼过去,两边是高耸的大楼,中间却是一条杂乱不堪的小路,他们就在这条小路的尽头,一家小小的农院里生活。
农院很旧是砖瓦房,一间住房,一间偏房,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。
我们现在羡慕两男一狗夫夫生活时,大牛哥和小黄哥在多年前就过上了“两男数狗”的生活。
他们特别喜欢狗,于是开始养宠物卖宠物,各种品种的狗狗都有。在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,也挣了钱养了家。
就在这个农家院子里,五年以后他们举行了婚礼,那时他35岁,他26岁,已经都不再少年,双方经历了这么多,能走在一起真的不容易。

有时候,自己年少时的一次勇敢或者冲动,会带给自己一生不可磨灭的回忆。
所以说,大家趁年轻,该勇敢时就勇敢做一回吧,千万别错过。当时自己内心挣扎了许久,我也是冒着不怕别人异样的眼光、哪怕父母知晓的震怒,也要去参加这个别样的婚礼,把自己这份真心的祝福带给他们吧。
后来,我借上了老哥的西服,学着打上了领带,特意去理发店做了头发,买了双新式的皮鞋,感觉自己酷酷的,把自己打理成大人该有的模样。
路挺难走,七拐八拐才走到胡同的尽口,去了他们的小院,小院外边没有任何装饰,里面很简单的贴了几张红纸,一副喜庆的对联,还有一串红纸包裹着的鞭炮,其他没啥装饰,院里还拉了三张古朴略有褪色的大圆桌,桌上满满的鸡鸭鱼肉酱醋茶。
他们的亲人都没有来,来的都是相识多年的好友。
小黄哥那天很激动,也很难受,想想终于能修成正果,很幸福,想想亲人却不在,很悲凉。
我问小黄哥,值么?
他说,值得。
他们的婚礼很传统,也很中式。一拜天地,二拜大哥,夫夫对拜,送入洞房。
卧室不大,些许简陋,有一对红蜡烛,一对红枕头,还有大红床单,总算给这个特殊的日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温馨。那天大牛哥喝醉了,小黄哥倒是看着没醉,大牛哥一整天憨憨傻笑,也不知道笑啥。
后来工作很忙,我就再也没去过那家农家小院了。
一晃三年过去了。
前段时间偶遇大牛哥,听他讲了,他们还是蛮幸福的,俩人活的挺充实,正攒钱买房买车呢。
作者 / 爱画圆圈的宝哥哥 编辑 / 李澈 排版 / sen